新闻中心

NEWS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摄影的采访与拍摄

时间:2024-06-30 12:53:11
新闻摄影 >> 摄影技巧 >> 新闻摄影的采访与拍摄新闻摄影的采访与拍摄 2009年04月作者:来源:互联网责任编辑:文竹简介: 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  以下几个关于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原则既是新闻摄影的指导思想,又是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的具体规定。   1.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   新闻报道,必须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。因 ...内容:

 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

  以下几个关于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原则既是新闻摄影的指导思想,又是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的具体规定。

  1.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

  新闻报道,必须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。因此,新闻摄影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。

  艺术摄影可以通过虚构去表现生活,新闻摄影则只能拍摄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生的事。为此,我们必须注意:

  (1)不能捏造事实,不要为拍照片弄虚作假;

  (2)不能歪曲事实,不要以偏盖全地片面报道,不要“眼见为实”地把现象当成本质,不作调查研究,仅凭主观臆断。

 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。

  2.新闻价值决定拍摄内容

  不是所有的真人真事都可以成为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。我们所要拍摄报道的,必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。

  新闻价值指的是社会对该新闻事实需要的程度。一件事实能不能成为新闻,值不值得去拍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。

  (l)重要性 事实影响范围大、意义大。如政权变更、战争和自然灾害等。

  (2)接近性 与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、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。如房屋拆迁、水电建设等。

  (3)新鲜度 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、新问题。

  (4)趣味性 事实奇特、有情趣。

      开国大典                抗洪第一线

  3.形象价值决定瞬间选择

  我们所拍摄的事实,是事物运动、发展中的一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会有无数个瞬间。不同的瞬间具有不同的视觉形式与内涵,那么,我们应拍摄哪个瞬间呢?这个瞬间应该怎样选择呢?

  首先,要选择那些能明确揭示事实真实面貌的瞬间,通过这个瞬间形象,可以了解到事实的本质,而不会产生歧义;其次,这个瞬间形象必须具有生动的视觉印象,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,使之受到情绪上的感染,产生心灵上的共鸣。概括讲,瞬间选择的标准一是明确,二是生动,我们通常称这样的瞬间为“典型瞬间”。

总之,不要作纯自然主义的记录,而要尽量排除事物运动过程中那些偶然的、琐碎的瞬间,应仔细观察不同瞬间的不同内涵,通过拍摄位置与拍摄时机的选择,把正在进行着的事实中最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。

  4.抓拍

  新闻摄影必须抓拍,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不能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加以任何干预,只能进行选择性的客观记录。

  抓拍是相对于艺术摄影中常用的“摆拍”提出的。摆拍是在拍摄中采用调度、组织等手法,干预被摄对象后进行拍摄。抓拍则是“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进行反映”, 既有利于维护真实性,又能以浓郁的现场气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。

  5.“五个W和一个H”——文字的必要性

  新闻照片必须为摄影画面配有文字说明。因为拍摄的照片只是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或几个瞬间,它无法展示事实的整体,也无法提供事实的前因后果等背景材料。照片的画面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,仅靠照片的画面,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。

  必要的新闻要素——“五个W和一个H”(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实、原因、经过),必须通过文字进行交代。

  图片画面加上文字后,新闻信息就交代得充分完整了,报道的内容和意义也就十分明确了。

       

               国旗插上硫磺岛

由此可见,文字说明既可弥补画面对事实揭示的欠缺与不足,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照片内容,还可以用来引导读解的方向,以防读者对照片产生误解。

  新闻摄影的曝光技术

  新闻摄影常常面临着种种复杂的光线条件,因此,要求摄影记者具备能在任何光线条件下进行准确曝光的技术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。

  (l)以主体亮度为曝光标准 主体即摄影画面的主要形象,是新闻摄影的表现重点。正确曝光,最终体现在对主体亮度的准确判断上。

  (2)在清晨、黄昏、室内及其他一些光线较暗的情况下,由于人眼视觉产生的误差,往往会对曝光估计不足,不妨比原先估计的开大1至l.5级光圈。

  (3)梯级曝光法的运用 梯级曝光指的是选择一系列相近的曝光值进行多挡曝光,如估计需用“F5.6、l/60秒”来曝光,那么,我们可以用“F4、 l/60秒”、“F5.6、l/60秒”、“F8、l/60秒”三种曝光组合分别进行拍摄。在三组曝光组合中,总有一组能达到或接近准确的曝光量。有的新型电子照相机已增加了自动梯级曝光功能,一按快门,照相机会自动连拍数张不同曝光组合的照片,以确保曝光的准确。

  (4)掌握正确的测光技术 电子照相机普遍具有自动曝光的功能。自动曝光首先依赖于正确的测光,不同类型的照相机测光模式也不同。摄影记者必须掌握自己所使用的照相机的测光模式及特点,针对不同的光线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。

  3.新闻摄影的聚焦技术

  聚焦是新闻摄影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。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来不及聚焦。

  对于手动调焦的照相机来说,可用等距定焦,如确定5m的拍摄距离,则将焦点固定在5m上,在拍摄过程中,无论被摄主体如何进退,拍摄者和被摄主体始终保持5m左右的摄距,拍摄者用自己身体的进退来代替聚焦动作。

  避开被摄对象的注意完成聚焦。最常用的是目测聚焦,拍摄者目测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,并在聚焦环上找到相应的刻度加以调定。

  另一种隐蔽聚焦可以先对距离相等或相近的另一物体进行聚焦,然后伺机转身对被摄对象进行拍摄就可以了。

  如果能预先知道被摄对象出现的位置,拍摄者还可以采用定点聚焦的方式,即先聚焦于被摄对象将要到达的位置,等被摄对象进入到预定位置时即按下快门,这是一种“守株待兔”式的聚焦方式。

  还可以利用景深和超焦距原理来聚焦,使被摄对象的活动区域包容在景深范围内,这样,就可以不必调焦,而专心于抓拍了,这也是摄影记者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。

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望长城内外

  4.抓拍技巧

  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一项基本原则,也是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。

  抓拍的基本特征是“不干预”和“选择记录”。在拍摄过程中,摄影记者必须紧紧追随被摄事物,在事态的发展过程中,选择最具意义的瞬间形象。谁也无法预知事件的发展趋势,以及最佳瞬间到来的时间,记者稍不留神或动作太慢,精彩瞬间就会错失。因此,摄影记者必须掌握快速聚焦、快速构图等基本技术,必须做到脑、眼和手的完美配合。

  (l)摄影观察 摄影观察是摄影记者在采访中,洞察事物的本质及其形象运动规律的手段。除了“眼看”之外,还须用“脑想”,应该把深刻的理性思考、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感情因素,融入观察中去。用布勒松的话来说“当我的右眼向外张望时,我的左眼就向心中回视。”主管抽象思维的左脑与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同时高度兴奋,高度紧张,以激发摄影记者的直觉与灵感,紧紧追随事物的发展与变化,及时判断出最有价值的情景或状态,抓住最有效的拍摄时机。

  (2)准与快 抓拍要求“想到、看到、抓到”。摄影观察中的“想”与“看”,都是为了最后的“抓”。“想”、“看”、“抓”这三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它们的共同要求就是“准”与“快”。

  “准”,指的是对所摄形象的意义与表现形式的确切把握。摄影记者面对事物的发展变化,能敏锐地从被摄对象所闪现的某个情景动作,判断出这个情景或动作所包涵的意义与价值。其次,“准”还包括准确选择表现的拍摄位置和最佳瞬间,也就是意味着时间与空间的最佳结合。

  “快”,是指抓取形象的动作要快,是在“准”的基础上的快捷。摄影记者要想得快、看得快、判断得快;选择、到达拍摄位置要快,拍摄动作要快。可以说,“快”是摄影记者的职业行为的特征。

   

            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彭去董来

  新闻采访

  摄影记者为拍摄新闻照片而进行的调查、寻访与拍摄活动,称为摄影采访。不同的新闻事实,采访的方式也不同。

  1.预期事件摄影

  事件的发展变化按一定的程式进行,能预先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主要人物、活动内容及活动进行的方式。如重要的会议,某些重要的纪念活动,群众集会,体育比赛以及文艺活动。

  预期事件的采访拍摄,记者事先可以对事件的背景、过程、意义等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了解,以便作好周密的设想与计划。现场拍摄时,摄影记者必须把握住事件进行过程中的关键性情景及瞬间,如仪式剪彩,宾主握手,谈判中的交换文书,体育比赛中的运动高潮……除常规拍摄内容外,摄影记者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,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节作出反应,快捷地抓住事件过程中的一些插曲、花絮,如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,这些变化与插曲,常常使预期事件出现戏剧性的转折,具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,其瞬间形象也比常规事件来得生动。

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志愿军归国

  2.突发事件摄影

  突发事件,即无法预知的、突然发生的事件,如地震、火灾、交通事故、政治风波、生活冲突等。突发事件常常是自然、社会等各种矛盾的突然爆发。这些事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,因此,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。

  因事件的突如其来,现场混乱复杂,故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具有相当的难度。首先,摄影记者必须能及时赶到现场。突发事件有“可遇不可求”的偶然性(摄影史上许多优秀的突发事件照片,就曾是一些刚好在现场的非专业摄影人员拍摄到的)。所以,摄影记者必须常备不懈,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自己的职业警惕与职业敏感。有了准备,才可能有快捷的反应。

  小平,您好!

  摄影记者做到“相机不离手,胶卷电池足”,使照相机始终处于待命状态,只要举起照相机一按快门,就可准确无误完成影像的捕捉。

  在突发事件中,摄影记者应做到处乱不惊、沉着应变,保持清醒、镇静,不被现场的混乱影响;冷静地观察眼前的情况,对事件的现状与趋势作出判断与预见。

 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,摄影记者的注意力几乎全部投入到拍摄中,因此,采访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。除了及时拍摄照片外,摄影记者还必须对事件的背景、经过及当事人的姓名、职业等作必要的调查和了解,以便在文字说明中向读者作明确的交代。突发事件的采访可在拍摄间隙或拍摄之后进行。

  武广抢劫案

  3.非时间性新闻

  预期事件和突发事件都是事件性新闻,非事件性新闻是与事件性新闻相对的一个概念。非事件性新闻是已存在着的、缓慢发展变化的或重复出现的事物;是日常的、平凡的、甚至司空见惯的事物;是时效性较差的事物。非事件性新闻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、普通人的喜怒哀乐、日常的趣闻轶事、城乡的民俗风情。这些凡人小事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,更能引起民众的兴趣。

  陈炼一的《走吧,到广场去》系列照片(《中国妇女报》1987年11月30日)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的。拍摄了老年妇女走出家门,在社会中寻求理解和友谊,以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
  钱捍的《当两个变成六个的时候》(1993年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银奖)纪录了一对夫妇生了四胞胎后得到社会的同情和援助的故事。一年后,钱捍接着拍摄了《四胞胎周岁了》。反映了政府关心群众的困难,以及人们之间互相帮助的情谊。

  从题材上看,非事件性新闻都是些小题材。但只要从大处着眼,小题材也可以引发深层的思考,小题材也能反映社会的变迁,小题材也有大意义。

  街头摄影就能捕捉许多有意义的非事件性新闻。

  4.街头摄影

  与预期事件、突发性事件摄影形成鲜明对照的一种较为自由、灵活的摄影采访方式,是街头摄影。摄影记者以街头巷尾作为拍摄场所,无固定主题,无固定对象,随机地寻找拍摄题材。

  城市的广场、公园、马路,乡镇的集市、街巷,常常是社会生活最丰富的舞台,从中可以观察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,观察到社会潮流的动向以及人们观念与心态的变化。这些地方是新闻摄影的极好场地。

  街头的人和事始终处于流动变化中,景象散杂无序,摄影记者必须凭借对社会生活、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,从纷繁复杂的生活景象中捕捉一些人们熟视无睹,但却具有一定意义的精彩瞬间,来揭示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关系,现实生活发展、变化趋势。

  街头摄影的拍摄内容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:

  (l)城市、乡镇的风貌、环境;

  (2)社会生活的新时尚、新潮流;

  (3)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;

  (4)一些饶有趣味的人情世态;

  (5)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。

  街头抓拍照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,画面生动活泼、富有情趣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